图片名称

炼油企业如何制定“十五五”发展计划?

发布时间:

2025-05-30 10:27

2025年是“十五五”开局之年,也是化工企业制定未来五年规划的重要一年。“十五五”是中国化工产业重要的五年,对产业结构调整、产业布局以及未来碳达峰后产业的发展方向,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。

炼油行业是未来五年会出现重大变革的行业,炼油企业的发展方向及重心,可能会围绕“油转化”、“低碳”、“炼油产能整合”等重大要素展开。炼油企业如何制定“十五五”发展计划?如何顺应政策要求?如何实现“新”赛道发展?

一、炼油工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如何?

2023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《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明确到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,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,更加注重节能降碳、绿色环保和技术创新。

2024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9.56亿吨,较2023年增长3100万吨。2025年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的炼化一体化项目(600万吨/年常减压等装置)等有望投产,新增一定的产能,但考虑到小型地炼产能的逐步退出以及国家对炼油产能的严格控制,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基本接近政策设定的红线,产能增长接近尾声。

2024年国内炼油行业平均开工率为74%,其中山东地炼的开工率仅为50%左右,这反映出行业内部产能利用的不均衡状态,主营炼厂与大规模民营炼厂的开工率相对较高。中石化和中石油的炼油能力合计占全国总产能的55%左右,恒力石化、浙江石化、盛虹炼化等大型民营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投产,使民营企业炼油产能占比已超过30%。

2024年,中国炼油行业的轻质油收率已超过70%,全国已基本实现国六B标准汽柴油的全面供应,硫含量降至10ppm以下,油品清洁度显著提高。未来,在清洁燃料生产、重油加工、炼化一体化等领域,技术升级将持续推进。

二、未来五年,炼油企业应转变战略定位,从“燃料供应商”向“综合能源服务商”转变

根据《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中国炼油行业到2030年需实现产能结构优化,化工原料和特种产品保障能力大幅提升。炼油企业目前正在积极“减油增化”,淘汰200万吨/年以下低效装置,目前地方炼油企业低效产能逐步淘汰,山东地炼500万吨以内装置存在被淘汰风险,国企200万吨以内装置存在被整合和淘汰可能。

炼油企业可以依托石化产业基地实现集约化发展,推动新建项目与乙烯、PX等化工装置配套衔接。中石化提出“世界级、高科技、一体化”战略,通过RTC(灵活转化催化)技术实现低成本“油转化”,并在荆门建设百万吨级特种油品基地,提升高端产品供给能力。九江石化通过炼油芳烃一体化项目,将炼油产能稳定在1000万吨/年,重点发展芳烃下游高端聚酯材料,形成“炼油+芳烃+PTA+终端产品”的全产业链条。

另外,炼油企业还可以充分借鉴欧洲经验,积极将传统炼油厂改造为可再生燃料生产基地,如生物燃料中心、废气油脂转化中心;充分利用炼厂副产氢气资源,积极探索氢能重合利用,如全氢燃料加热炉,氢气的高质化产品应用等。意大利埃尼集团将Gela炼油厂转型为生物燃料生产中心,利用Ecofining工艺将废弃油脂转化为绿色柴油,年产能达75万吨,全生命周期碳减排80%。法国道达尔Grandpuits炼厂改造为生物燃料生产基地,年产能达50万吨,满足了欧盟可再生燃料指令要求。

三、未来五年,炼油企业应重点着手“低碳化”、“智能化”技术新体系

炼油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比较高,在2030年碳达峰即将到来之际,炼油企业的全流程“低碳化”处理必须要提上日程,这也是国家总体战略的重要要求。

炼油企业的低碳化,主要在CCUS建设、绿氢炼化应用、生物基材料应用、智能和数字化转型、核心工艺优化等几个环节。炼油企业通过捕集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,进行油田二次驱油,以及利用二氧化碳做一些抵消碳配额的新材料,是炼油企业未来五年需要重点考虑的方向。

另外,炼油企业未来五年需要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与炼油工业耦合发展,如开发生物基航煤SAF,生物可降解材料产品,与自身氢气、富气、干气等产品配套耦合发展,积极响应欧盟2030年生物燃料占比5.5%的目标。

炼油企业的智能化在最近几年陆续兴起,如中国石化通过智能计划调度系统实现区域级生产优化,乙烯装置“三烯”收率提升0.2个百分点;镇海炼化利用无人机、机器人智能巡检等实现现场少人化,设备故障率降低30%。炼油企业未来五年的智慧化改造,“无人工厂”、“黑灯车间”、“智能工厂3.0”等,都是炼油企业未来五年可以考虑的升级方向。

此外,炼油企业生产工艺的改进优化一如既往地重要,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积极响应最新的炼油生产技术,如分子炼油、组分炼油技术,精准分离原油组分以生产高附加值化工原料等技术。这是提升炼油工业全球化竞争力,打造长期可持续竞争企业的重要方法,炼油企业未来五年需要重点关注。

四、未来五年,炼油企业需要积极推动产品转型,聚焦“高端化”、“差异化”炼油及副产品,拓展炼油行业“新”赛道

近些年,炼油企业产品的同质化比较严重,成品油规模约占到炼油总产品线的70%以上,成品油产品无法实现差异化及高端化发展,只能通过修改炼油结构、提高副产品精细化处理方式,才能实现炼油工业的“高端化”产品转型。

炼油企业可以通过催化裂化、加氢裂化等装置改造,将石脑油、轻烃等化工原料产出率提高至60%以上,加大此类原料产品的下游生产比重,从而实现“油转化”推进。另外,还可以对炼油过程中的尾油、减压馏分油、抽余油等副产品,加大开发,生产全合成基础油、航空润滑油、PAO高端润滑油等产品。

此外,还可以通过炼油工业副产轻烃,如丙烷、丙烯、乙烷、丁烷、丁烯、丁二烯、氢气、甲烷等组分,实现下游精细化工及新材料的延伸。比如前几年比较热门的正丁烷法顺酐发展BDO,下游走可降解塑料、新能源材料方向,以及富乙烷气、丙烷、丁烷等产品的裂解炉回炼,可以提高乙烯等产品收率,实现化工生产比重提升。当然,这些方向是否有较大的盈利空间,需要结合具体的场景跟时机另做考察。炼油企业对轻烃组分的挖潜增效,是过去及未来炼油企业所需要重点考虑的方向,也是决定炼油企业差异化和高端化的重要方法之一。

如果炼油企业有一定条件,也可以考虑布局新能源材料、生物基化学及新材料等领域,如利用废弃油脂生产生物柴油、表面活性剂等,做一些布局,这也是值得炼油企业考虑的方向之一。

炼油企业可能是未来五年中国化工行业中的相对“弱势群体”,特别是中小型地方炼油企业,可能会面临超过2亿吨产能整合,以及原油供应不足的风险。如何做好炼油行业“十五五”规划,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特性、已有和潜在的优势、所处区域环境和未来发展趋势,在能源变革中占据战略主动。

 

来源:化工平头哥

相关新闻